“居然还有这么多门道啊……”我禁不住汗颜。
“这玉玺之事,来历不明,其中恐有猫腻。”听完荀彧的分析后,陈宫也冷静了下来,捏着他的山羊胡:“若是忠臣良将在董贼撤退时慌忙中藏入井中还好,若是有人故意将玉玺留下来,挑拨诸侯关系,那就可怕了。”
孙坚找到玉玺时无外人发现,他自己也保守得很隐秘,否则也不会动私藏的念头,可这事还是走漏了风声,要说没有黑幕都没人信。
“听闻董贼弃洛阳而退长安,乃是听从其手下谋士李儒之计,能轻易舍弃首都之地选择避其锋芒,让童子唱出东西两个汉的童谣分化中原势力,行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李儒此人,不可不防啊。”饶是陈宫对西凉军的人品再怎么敌视,对李儒的智谋也不得不服。
“如此能使中原大乱的毒计,恐非一人所使……”荀彧补充道:“闻听董卓手下有一部将,姓贾名诩字文和,战场上算无遗策,对敌毒辣不留活路,甚至为了诱敌会故意牺牲自己的士卒,因行事无情无义,因此有‘毒士’之称,想来这玉玺之事也有贾诩的手笔。”
汉阳名士阎忠曾言贾诩有良(张良)、平(陈平)之奇,此子幼时察孝廉为郎,因有病辞官,西还至汧,路上遇见氐人,与其同行的数十人皆为氐人所抓。贾诩为脱身,诓骗自称为段公外孙而逃得性命,聪慧程度可见一斑。
李儒和贾诩,两人只是利用玉玺使了一个小小的计谋,就令讨董联盟土崩瓦解,各自内战不休,此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略,令荀彧和陈宫都感到汗颜,在心里判定其为最可怕的对手。
中原陷入了这样的危机,本来在绝郁之槛这新鲜地方住上瘾的两人都再也坐不住了,决定下山辅佐明主。
而辅佐哪一位明主,荀彧已有了人选,袁绍四世三公,家大业大,更携有盟主之名,自己的家族也受过其庇护,无疑是不二人选。
然袁绍手下能人异士居多,自己加入也只是锦上添花,既如此,让宗族内的其他人加入就是了。自己则不如另觅势力,雪中送炭,加强自身的地位后疏通各方脉络,合纵连横,再击董卓。
而曹操作为讨董檄文的发起者,有行刺董卓的先例,可谓汉室忠臣,更独自一人追击撤退西凉军,虽缺乏谋略,但勇气可嘉,自己去辅佐正好合适。
“公台何不与我一同投曹操。”
见陈宫似乎另有打算,荀彧如此劝说道。
陈宫只是摇头表示拒绝,若非曹操确实为汉室考虑,他直接就向荀彧透露吕伯奢一事了,那样估计荀彧也会断了投曹操的念头。
但现在大家有个共同的敌人,所以陈宫也没有揭露曹操的黑历史。
见此,荀彧曰:“既如此,公台何不投盟主袁本初,彧著一书信荐之,绍必当重用之。”
陈宫摇头笑道:“文若休要误我,袁绍四世三公,注重家室,手下名士何人不是名门望族,若我投去,必不得重用。”
两人暂且分道扬镳了。
此间事了,再留下去也没有意义了,银时之针转动,绝郁之槛再次穿梭时间,前往了更往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