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听说大兄已然出仕,如今事于江东孙仲谋处,而且兄长为何说此联是留于我的?”
“自叔父仙逝之后,我与大兄书信往来,大兄便与我计较筹谋,言三人之中属你年纪最幼,性安稳顺从。为诸葛氏谋,属意让你留于隆中,作为退路,而我与大兄则静观其变,各待时机。我与大兄虽有计策,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乱世之中更是不能轻易定论成败,若是我与大兄之中一人有成,那便罢了,若一事无成,你便是我与大兄的最后的希望与退路。”
“所以兄长的意思是,愿叔父的遗墨时常作为惊醒,以安吾心是吗?”
“若是放在之前,就算为兄不说此联之事,依你的性子,我也放得下心下得山去。可如今不同,此联非是惊醒与你,而是为提醒为兄了。”
“可是......”诸葛均想不明白,仍想再劝,却见诸葛亮叹了一声说道:
“为兄如今知汝有太平天下之志,虽不能常伴你左右,但有元直足矣。贤弟不必再相劝,如今大兄已然出仕,而你也有心踏入乱世,为家族计,只能留我相守了。”
诸葛均最终还是没能说动诸葛亮出山,但是他并不遗憾,因为这场临行之宴让他感受到了这个世界里的亲情,也敲开了自己那层厚厚的壳。
也许诸葛亮的关爱是对原本的诸葛均而言,可是自己的到来早就产生了异数,既然那个诸葛亮口中安稳顺从的诸葛均已经死了,而自己又代替他承受了属于他的那份亲情与关心,那就由自己来承担那份原本他需要担当的责任吧。
翌日一早,诸葛均与徐庶便得车马相送行至渡口。
“贤弟此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此去路途遥远,不知会有什么凶险,这个还你,好做防身之用。”离别时分,黄月英有些惋惜,只见她递出一裹麻布,打开一看,正是之前从诸葛均那里要去的“木刺枪”。
诸葛均见黄月英终于解除了对自己的隔阂,于是说道:“我有元直与双儿相护,这枪嫂嫂留着用便是,对了,那乌散嫂嫂可记得用,我给嫂嫂又留了一些,是徐家婆婆用剩下的,你可别嫌弃。”
黄月英点了点头,却还是将木刺枪塞给了诸葛均,只见诸葛亮从旁笑着说道:“机志收下就是,这东西我们用不习惯,你嫂嫂已经研究过了,把普通的弩改了一改,你看,这就是她改完的。”
只见诸葛亮手中拿出一把小弩,此弩不似寻常,只见其后有一约一掌高的弩匣,上方还有一可向后拉动的木框,只见诸葛亮向后一扯,弩匣中的弩箭便落到射槽中,接着一抬手,弩箭在弓弦的作用力下径直射出去,一箭钉在木桩之中。
一旁的童子见到弩箭刺进了木桩,连连叫好,说道:“小先生,你看先生这诸葛连弩厉害吧。”
“诸葛连弩?”
“是啊,先生说了,这弩是由小先生的兵器改来的,能连续射弩箭,便叫做诸葛连弩。”
诸葛均一阵头大,他头一回听闻诸葛连弩是这么来的,不过也好,有此一事,倒也将离别的氛围驱散了不少。
告别了诸葛亮和黄月英还有小童,诸葛均带着徐庶、余双儿以及徐氏一同上了一艘船。
这艘船是一韩姓商贾的小型商船,正要顺水去往南郡,听说灵狐先生今日启程赴任江夏,便招呼着诸葛均一行人上了自己的商船,相约送至夏口,再折道逆流行往南郡。
期间徐氏(徐老太)对这个韩姓商贾赞不绝口,道是这人是个厚道之人,不仅相送,顿顿粮食不说丰盛,却也是管饱的。
原本诸葛均还寻思这人如同其他商贾一般,是奔着自己的“驻貌美颜粉”来的,对其热情稍有戒心,却不想过了两日之久,人非但半分不提驻貌美颜粉之事,热情却依然不减,由此诸葛均便放下戒心,与这商贩有了好感,时常与他攀谈。
“大人,这两日的颠簸可还受得了?再行半日便是到了麦城了,若是顺利,今晚便可住进城中去了。”
诸葛均见商贾刚说完话却面色大变,顺着商贾目光看去,只见前方出现几排竹筏,筏上分别站着两三人。
“怎么了?”诸葛均问道。
“遭了,大人,咱们的船恐怕被劫****盯上了!大人你看!”
果不其然,除了前方的几排竹筏之外,商船两侧远处不知何时多出许多小舟,而在后方,一艘稍大些的船只紧跟其后......
【扣扣群已建立,喜欢本书的可以加群:146842887,本作者均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