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一青两顶品级不同的官轿没有分道而行,而是离了紫禁城之后,出了正阳门往西走,在中壁街上的一家茶楼前落了轿。
二人被茶楼伙计引着上了二楼。
“刑部审理的结果出来了。”送了茶的伙计出去将门合上之后,冯英廉便对孙婿说道:“说是据这些人招供,在郊外劫路行凶只为求财——故而刑部将此案定为普通的劫匪案。”
见孙婿为自己倒了茶推至眼前,冯英廉却没什么心思去品,只继续说道:“只是因为情况恶劣,还不知究竟要如何严惩,故而暂时收押进了天牢之中严加看管,须得等皇上亲自拿过主意再行下旨惩办。”
近来皇上为了此事十分头疼,京城内外也被闹得人心惶惶。
如今这些罪魁祸首被尽数抓获,自然是一件十分值得宽慰的事情。
事实也确是如此,如今上至朝廷官员下到寻常百姓,皆是大松了一口气。
可事情真的关乎到自己身上,总会比旁人来得更细心谨慎些。
譬如冯英廉与和珅。
事实上,依照这一明一暗两位护短狂魔的性子来说,在冯霁雯无故遭遇到这样一场险难之后,单单指望官府去查办,而让他们干坐着等消息什么都不做,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几日来,虽说并未查到什么实质性有用的消息,但越是如此,便越令得冯英廉与和珅生疑。
倘若真是普普通通的一群劫匪,他们不可能什么都查不到。
仿佛面前竖着一面密不透风的墙。
墙后面是什么东西,他们也无法确定。
“定然没有那么简单。”和珅也难得地面有几分正色,看向冯英廉征询道:“依太岳父之见,此事可还要继续暗中追查下去?”
冯英廉望着他,沉吟了片刻。
按理来说事情发展到现在,凶手被绳之以法,就该结束了——
纵然背后当真另有内幕,可谁也不知道这个内幕能不能轻易触碰。
尤其是为官者,一举一动都被人注意着,更须时刻小心谨慎。
“查一定是要查的,只是此事由我来查便可,你便不要插手了。”冯英廉对和珅说道。
他并非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人,但他必须要确定这只幕后黑手的目的究竟在不在于他的孙女。
和珅似早料到冯英廉必然会一查到底。
此刻听他如此交待自己,只是点头。
“孙婿明白。”
这并不是要争着抢着要表明自己一心要保护妻子决心之时。
一则他如今的能力同冯英廉根本比不了。
二则越复杂的事情,越多人掺和反倒会越麻烦。
此事非做不可,但务必要再三小心。
出力不成,和珅便只有出谋划策的份儿了。
二人相谈甚久,最终冯英廉听取了和珅的意见,决定先从这群贼匪的具体来历上查起。
若没有头绪可找,那么从源头查起才是最稳妥有效的。
又敲定了诸多细节,二人方才掐住了这个话题。
心下略定,冯英廉这才有端起了眼前的茶碗,手指一碰,才发觉茶汤都已经凉透了。
和珅便为其重新换了一碗。
冯英廉笑着接过来,似忽然想到了什么似得,吃茶的动作一顿,张口问道:“对了,今日景仁宫召你前去,所为何事?”
“嘉贵妃娘娘说是送去的纸墨不够上乘,委屈了如今在景仁宫中的小主儿。”和珅笑着说道。
“送去景仁宫的东西向来都是最好的,莫不是新来的太监不懂规矩,擅自从中调换了不成?”内务府里的种种猫腻冯英廉摸得比谁都熟,闻言便如此猜测道。
和珅却摇了摇头。
“送去的东西并没有任何问题。”
近年来内务府亏空不是个秘密,换了几个大臣打理也不成,但景仁宫里的东西,同养心殿和寿康宫一样,向来没人敢克扣。
冯英廉疑惑地“哦?”了一声,皱眉问;“照此说来,嘉贵妃另有目的?”
“应是借我前去给那位小主儿提个醒。”
“你可当场验明纸墨了?”
和珅摇头。
他若真满心耿直地认为自己没办错差事,不该被冤枉,从而要求验明内务府送去的纸墨的话,没准儿就真的只能被冤枉了。
再者他看得出来嘉贵妃并无意真的为难他。
故而不管嘉贵妃说什么,他都只是听着。
冯英廉闻言赞许地点了点头。
他这孙婿分明年纪轻轻,做事沉稳圆滑的程度却一次次更令他感到意外,甚至很多时候连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他都感到自愧不如。
能远远超出同龄人这么多,天生的聪慧自然是必不可少,但依他看来,后天的经历与磨砺或许更加重要。
想要和珅年幼丧父,独自一人撑到今日,却从未听他抱怨过哪怕一字半句,冯英廉不由在心底长长叹了一口气。
“天色不早了,早些回去吧。”他开口与孙婿笑着说道:“再晚些,只怕月牙儿这丫头要着急了。”
和珅闻言心底倏地一暖。
不光是眼前老人眼中流露着的亲切与关怀。
更因这种有人等着盼着他回家的感觉,实在让人忍不住心情愉悦。
冯霁雯在等着他回家那是必然的。
毕竟他不回去,她也没法儿吃饭。
但盼着什么的……客观而言,可能就掺杂了不少本人的臆想了。
和珅回到家中之时,天色已经大暗。
冯霁雯正跟着小仙学折河灯。
和珅换下官服之后,便过来了。
=====
PS:上章金家长公子的名字出现了BUG,幸好有书友提醒,上章写成了“金禹风”,实则是“金亦风”(之前香山别苑蚊子跟和大人被人坑的时候,顺便提了一句这个名字的),现已更正过来,大家勿怪勿怪,也欢迎继续捉虫^_^
大家晚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