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笃笃”轻轻的敲门声响起,随即就听的李旺在外禀报:“少爷,酒菜来了。”
易知足打住话头,吩咐道:“进来。”
乘着伙计们进来布菜,杜长德仔细的梳理了下思绪,因为修建铁路关乎漕帮的存亡,所以漕帮高层对于有关铁路的事情极为上心,《铁路兴国十八条》在京师引起极大的争议,褒贬不一,这事他是清楚的。
反对修建铁路的,主要还是满蒙亲贵,破坏风水,断绝运河两岸百姓生计什么的,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军事方面,一旦修建了铁路,调集兵力,运送辎重都将极为便捷,这对于以少驭多,以骑射夺取天下的满清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当然,这个理由是不会明白说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酒过三巡,杜长德放下酒杯,开口道:“易大人应该很清楚,反对修建铁路,还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修建铁路,关隘尽失。’”
易知足放下筷子,呷了口茶,慢条斯理的道:“这纯属是妄自猜疑,庸人自扰,铁路又不是不能破坏,何来关隘尽失一说?再说了,朝廷只要屯兵铁路交通枢纽,就可轻易掌控铁路,对于国防而言,修建铁路,有利无弊。”
杜长德看了他一眼,点明道:“朝廷是以少驭多。”
这倒是说到点子上了,这位杜先生看来还是有几分眼力的,易知足笑了笑,道:“杜先生只往坏处想,却没往好处想,不妨反过来想一想。”顿了顿,他才接着道:“稍稍知晓点兵事的,都应该知道,兵贵神速。铁路有利于迅速调集输送兵力,在下认为,这恰恰更利于朝廷以少驭多。
另外,兵在精,不在多。铁路便于快速集结调运兵力,朝廷也就无须漫天撒网在各地都驻扎兵力,集中兵力驻防水陆交通中心便可以策应四方,如此,则可以削减兵力,大幅提高八旗绿营待遇,以厚饷训练精兵。”
杜长德听的一笑,“这可正应了那句俗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只能是皇上乾纲独断。”
“皇上必定支持修建铁路。”易知足语气笃定道:“在国防军事方面,修建铁路与不修建铁路难以权衡利弊的时候,经济方面的因素就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修建铁路能够极大的改善朝廷财政窘困的处境,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皇上肯定会支持修建铁路。”
说着,他看了杜长德一眼,道:“漕帮目前无须急于做出决定,朝廷是否支持修建铁路,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见分晓,在佛广铁路通车之日,我已将《铁路兴国十八条》详加阐述,与钦差大臣辅国公的折子一并送往京师。”
杜长德点了点头,稳妥起见的话,自然是等朝廷做出决定之后,再考虑是否与元奇合作,不过,真到了那时候,元奇可谓是身价百倍,必然会坐地起价,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对于铁路修建,在下可谓是一窍不通,冒昧问一句,咱大清会修多少铁路?换句话说,咱们大清的铁路修建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听的这话,易知足笑道:“大清疆域辽阔,铁路修建从无到有,从干线到支线,最后形成完善的铁路交通网络,即便是十个漕帮,二百年也修不完。”
“有如此大规模?”吴飞扬惊讶的道。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打个比方来说,运河以及水路交通就好比是日落西山,而铁路交通却是旭日东升。”
略微沉吟,杜长德才道:“元奇打算如何帮衬咱们漕帮?”
“元奇准备从两个方面对漕帮子弟进行培养——短期的技工和长期的技术人才。”易知足缓声道:“短期的技工也就是修建铁路的工人,元奇手头不乏待建的铁路,漕帮可抽调一部分青壮子弟直接参与铁路修建,一边学习一边积累,另外,元奇在广州办有新式学堂,教授西方的物理化学,勘测测绘等方面的知识,漕帮可以选拔六七岁的孩童进入新式学堂读书,一应该用,元奇承担,各方面都能保证是最好的,如此,花费十年二十年时间,漕帮就能积储足够的技工和技术人才,届时,垄断大清的铁路修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杜长德道:“元奇有什么条件?”
易知足含笑道:“元奇在两江发展,自然是离不开漕帮的大力支持。”
“在下敬易大人一杯。”杜长德举起酒杯道,一口将酒干了,他站起身拱手道:“在下不胜酒力,先告退一步,还望易大人见谅。”说着又看向吴飞扬道:“少帮主身为地主,须的将易大人陪好。”说着,又是一揖,这才缓步离开。
待的杜长德出了房间,吴飞扬连忙伸手道:“易大掌柜请坐。”说着举杯道:“易大掌柜明日启程,今日就算是饯行宴了.....。”
杜长德出了酒楼,随即上了艘小船,径直赶往下码头,进了吴宅,便直趋后院,见他如此快就折了回来,且是一个人,吴朝阳有些意外,让座后才问道:“如何?”
“在下觉的,对于漕帮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杜长德坐下后缓声道:“大清修建铁路,可能是势在必行.......。”说着,他细细的将与易知足的谈话复述了一遍。
默然良久,吴朝阳才开口道:“元奇在广东实力不小,更是出了名的有钱,咱们漕帮在江南江北十多万帮众,两家联手,会不会招来无妄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