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一品富贵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妖星(中)

第四百四十一章 妖星(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匡义很高兴,他一直认为自己皇位来得不正,所以搞七搞八,但搞来搞去,还不是为了让百姓认可,三军认可,让皇位安全,国家安宁吗?可大家不知道他的用意,反而苦苦阻拦。

但宋九这样做,效果更好。

于是在百姓欢呼声中来到河洲,看了一球蹴鞠赛,然后返回。

宋九又邀请赵匡义去了西府,喊来二十个小吏,让他们下棋。

赵匡义更好奇,一边观棋,一边看着宋九。

棋下完了,宋九说道:“蹴鞠赛也有各种阵型,可高明者,会因为各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如力气大,如跑得快,如带球球感好,会安排一些适合的阵型,那么就会胜了。再者,如下棋,有的喜用炮,有的喜用车,有的喜用马,还有的居然能善小卒。这仅是一盘几十枚棋子的棋局,二十二人的球赛,居然就会产生这么多变化。若是放在数万数十万军队中,会有多少变化?”

说正事了。

赵匡义显然会意,缄默不语。

宋九抽出他春天时刻意讨要来的,张洎王禹偁等人的奏呈,说道:“他们有的说得很对,可未说准确。如张洎等人说设两镇,以便河东河北统一指挥,不再是各自为战,一盆散沙,以让辽人各个击破,又能集中兵力打退敌人。然而他们有没有想过,若那样,一旦失控,安史之乱岂不是前车之鉴。”

“卿中的也。”赵匡义道。

这才是好同志嘛,说中了他的心坎里。

“因此春天时陛下征诸臣说军务,实际说来说去,就是那么一点儿弊病,然而反过来它们也有优点。如执行我朝军制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更替,甚至追源到前古。西晋与南北朝诸王夺嫡,东汉外戚宦官专政等丑陋现象,会不再发生。因此臣没有想明白,直到这次徐河之战,才豁然开朗。有办法兼顾。”

“说说。”赵匡义来了兴趣。

他不是固执者,固执的是东府那个家伙。赵普,以及赵普与宋九都看好的一个小家伙。实际当初宋九提出给各团练使与防御使权利时赵匡义就想过了,未必是团练使与防御使,这是指一州都部署,以及数州首将,但非是一路。手中兵力不会有很多,因此不会敢产生安禄山的想法。于是恩准同意。

然而它还不能解决宋朝军制的弊病,虽然一州都部署手中也有些兵力,可是兵力并不是太多,多少受知府节制,因此辽军南下,无人可挡。除非场场打出李继隆这两次奇迹之战。

中间利害关系赵匡义也知道,但边境一时得失,能与国家重大安全相比?只能择其长弃其短。

宋九能想出两者兼顾的办法,那是最好不过。

“陛下,实际解决它的办法很简单,李继隆已经提起了。”

“嗯。”

“那就是临时授权制,大股敌寇来犯,可从河东河北两个防区择一名智勇双全的重将,临时授予他指挥一路所有将兵的权利,以便统一指挥。协调作战,集中兵力。敌寇去后,此权收回。同时明诏诸将,若无敌寇来犯,以虚假情报获得朝廷授权者。可以拒绝其指挥。再规订此将不得指挥诸将退后过深,以防将重兵率回京畿谋反作乱。那么唐朝藩镇之患便可迎刃而解。”

“这倒是一个好策子,你再想细一点,写一个札子于朝会上呈给朕,让诸臣工一起讨论完善。”

实际到了宋仁宗时,所有大臣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在陕西出现安抚经略招讨使这个古怪的官职,兼任边防数州所有军政财大权,以便统一指挥。不过那时武将没有话语权了,是文臣在打,是宦官在打,缺陷虽然纠正,可这些文臣当真能打好仗吗?有人说韩琦是军事家,打成那样子还是军事家?那么李继隆岂不是比李靖还要牛气?

但在这时改,还来得及!

宋九又徐徐说出第二个改革方案:“陛下授阵图于前线将领,然前方战事变化莫测,如徐河之战,李继隆原本打算在唐河北岸用万名骑兵消耗辽寇,然后城中大军杀出,一举败敌。可是尹继伦孤军奋进,打乱了李继隆的布署,然而这一进局面却更有利。这时候李继隆若是坚持原计划会不会有这样的大捷?”

赵匡义脸色又阴沉下来。

宋九没有管他,继续说道:“这是李继隆,智勇双全,才打出来的战绩,换其他人呢?至少陛下把持着大方向,不会让前线将士出现严重失误。如在雄州,若是诸将听从陛下诏书,会不会有那样的惨败。”

赵匡义脸色这才好转。

寇准认为宋九少了风骨,但办不好事,要风骨干嘛?管它是黑猫白猫,只有能捉住才鼠才能算是好猫。

宋九继续说道:“因此似乎同样难以两全,故张洎他们上书,虽看到弊端的一面,但没有看到弊端的另一面。臣想了许久,心中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有许多老将从前线退了下来,他们富有经验,全部呆在洛阳闲赋,朝廷虽然偶尔让他们来书院传授武学,但书院里能成为将才的人少之又少,将领是在战斗中磨练出来的,天才将领自古有几个?若是空读兵书战策,不知变通,没有磨练,可能只能成为第二个赵括害己害国。因此臣认为可以于西府置一参谋司,若是有重大军事行动,诸将一起于参谋司商议。一人想法会有失误之处,数人数十人,并且个个都是从前线下来的老将,那么想法便能完善。或有争议,陛下也足以拍案决定。那么不仅是陛下智慧,而是集数人数十位富有经验将领的智慧决定的草案。然后再将这份决议颁发前线,为防前线变动,只做大框架,就象陛下授李继隆诏书一样。让前线将领在这个大框架下自由发挥,水无常形,兵无常势,那么前线将领就有空间自由发挥,又能避免前线将领发生严重失误。”

也就是参谋司一出来。那个所谓的阵图就不要再搞了。

“这个,让朕再想一想。”

宋九这一回不依赵匡义了,机会难得啊,若不借助这个势,说不定以后就没有机会改变了。赵匡义授阵图,以后宋真宗授阵图。或者未来的其他皇帝再授阵图。这还了得!

因此又说道:“陛下,请三思哪,当今名将,李继隆算是最出色的了,他在满城矫诏,他在朔州矫诏。他在定州矫诏。为何,难道是陛下决策不好吗?非也。陛下决策乃是前度局面,到了他手中,局势又是两样,所以必须要变。若陛下坚持,那么能战者如李继隆,会继续矫诏。早晚会让陛下不满。这还是好的,甚至不能战者也学习李继隆矫诏,诏书威令不在,这些人又贻害国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