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当中那个圆脸女生道:“你昨晚没看《王梓钧说三国》吗?”
“没有。”岳家田摇头,不过很快明白过来,问道,“你们都是王梓钧的粉丝?”
“那是当然,我们都是‘阿钧歌友会’的会员。”圆脸女生说,“阿钧做节目说三国,我们要是连《三国演义》都没看过,那不是很丢人?”
岳家田无语,明星的偶像都是这么不可理喻。
岳华书店是岳家田的老爹岳华传下来的,岳家田如今单身,现在吃住都在书店里。不过对于一个嗜书如狂的人来说,这曰子倒也不错,除了偶尔见到女人容易咽口水之外。
书店里有一台电视,是岳家田今天才装的,不过喜欢读书的他,看电视的时间并不多。
听了三个女白领的说法,岳家田对《王梓钧品三国》颇感兴趣,决定今晚要看看。对于三国,岳家田可比普通人了解得多多了,他十多岁就把《三国志》给翻烂了,如果王梓钧说三国是照着《三国演义》来说的话,那么岳家田这样的专家级三国粉,是不会买账的。
岳家田端着一本王诩的《鬼谷子》看得起劲,调好的闹钟突然响了起来。
时间到了。
《百家讲坛》节目片头过后,是《王梓钧说三国》的片花,那画得精致写实的三国人物动画形象,让岳家田看得颇为意动。解说回述了一下上集《大江东去》,又引出这一集《真假曹艹》的内容。
正餐开始,原本还抱着吐槽目的岳家田,很快就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这一集主要论的是曹艹这个人,说他大度又小气、善良又凶残、忠直又狡猾、真诚又虚伪……整个一精神分裂者。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曹艹就是这么一个把所有矛盾人格集于一身,而又完美运用的可爱的歼雄。
看到这里,岳家田拍案叫好,王梓钧的分析可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他原本对之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报以不屑,可人家王梓钧引用的资料里,不仅有《三国志》,还有《资治通鉴》等好几本书,所知的比他多多了。
“不愧是能写出《大唐双龙传》和《搜神记》的人。”岳家田服了。特别是王梓钧在这一集的结束留一个悬念,更让他对下一集期待不已,可惜的是,明天周一,距离下一集播出还有整整六天时间。
突然,岳家田脑子一转,突然想到了一个商机,风风火火地抛出去,找了个街边电话亭给供书商打电话,一下子订了数百套《三国演义》和《三国志》。
……………………………………………………《百家讲坛》的头两期已经过了数天,香港的市民突然发现身边讨论三国的人多了起来。这不仅是《王梓钧说三国》的功劳,还有佳视启动早已预谋好的一系列活动——“读三国,得大奖”、“人人都是三国迷”、“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是卢国沾负责的节目推广活动,投入巨资打造《百家讲坛》和《王梓钧说三国》的品牌知名度,只这些活动费用,已经相当于拍一部80级电视连续剧的制作费了。
特别是看《百家讲坛》赢彩电噱头,每期《百家讲坛》的最后都有两个提问。一个提问是面向大众化,只要认真看了节目,是傻子都能答出来。来信答对的人,将会有三位幸运儿,分别获得电饭锅、缝纫机和收音机大奖。另一个提问则要难一些,需要动用文学或者历史知识,这道题的奖品则是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分别奖励给两位幸运儿。
另外,凡是答对题的人,都有机会获得《百家讲坛》现场嘉宾的资格,并会得到一份神秘礼物。
而如果同一个人累计获得两次大奖,那就会得到一辆价值20万港币的高级轿车。每个月底,还会举办一场“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辩论赛,获胜者奖励1万元现金大奖。
随着佳视铺天盖地的宣传,原本从不看佳视的人,都知道了佳视有个节目叫《百家讲坛》,目前正在讲三国,而且还会拿大奖。
当第二周的节目开播之前,第一周两集《品三国》的有奖问答已经揭晓,五位获奖人捧着电饭锅、电视机的照片也出现在报端杂志。
别的还好说,那帮子家庭主妇和老太太坐不住了,这些人本就爱贪小便宜,奖品又是如此实用的产品。而她们只要好好看节目,再于每周2之前写封信就可以,成本不过几毛钱。如此划算的投资,何乐而不为?
稍微有点知识能力的,却是想挑战第二个专业问题,既可以拿彩电大奖,又证明了自己的学识。
等到第二周《百家讲坛》播出之后,统计出来的收视率把石少鸣吓了一跳。
第一周《百家讲坛》的前两集平均收视率只有11%,这还是沾了王梓钧名气的光,以及佳视的前期宣传。毕竟佳视原来这个时段的节目,收视率还不足1%。
可是第二周节目一上,第三集收视率猛增到25%,第四集更是一举超过了30%。
这对于其他电视台9点档节目来说,都是个很不错的成绩,而对一项鸡肋的佳视来说,已经可以算作是逆天了。
佳视的员工们欢呼雀跃,从高层到普通员工都在庆贺。前段时间到处都谣传佳视快倒闭,如今打了一个翻身仗,大家自然是高兴。
《王梓钧说三国》第二周的井喷式热播,才真正让《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品牌火起来。
这个结果,不光是卢国沾的节目推广做得好,如果是以前那种枯燥的教育节目,即便是弄出大奖的噱头,那是没人看的,十个有八个都会看个几分钟就换台或者睡着。
之所以能起到效果,乃是因为王梓钧的名气和信誉摆在那里,王梓钧做出的电影、歌曲和小说,甚至是那首引起小轰动的诗歌,都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特别是《新白娘子传奇》和《上海滩》,以前许多普通观众都只注意主演,而不注意导演,佳视的宣传一打出这两部电视剧的导演要录《百家讲坛》,立即给这些普通观众吃了颗定心丸。
在许多人眼里,王梓钧做的东西,就是质量的保证。
还有一些观众,那就是纯粹为了看王梓钧或者看《三国》而来。前者是王梓钧的铁杆粉丝,后者是三国的铁杆粉丝。这两种人,只要是跟王梓钧或者跟三国沾上边的节目,他们都会来关注。随着广告和观众的口口相传,这个群体就如滚雪球一般强大。
那些和佳视签订了合同的广告商又是高兴又是痛苦,高兴的是节目收视率越高,他们的广告效果越好,痛苦的却是当初签的是按收视率高低来收费。如今《百家讲坛》的收视率越来越高,他们出的广告费也就越来越多。早知道当初还不如直接答应佳视提出来的价码,现在《百家讲坛》的收视率换算下来,已经比电视剧节目广告费都高了。
与此同时,佳视的第二个新节目《职场风云》也在周五晚上开播。这个节目显然没《百家讲坛》那么火,但在特殊群体里却备受关注。特别是一个跑龙套,每个月只能赚到一千块的龙虎武师,在《职场风云》里面获得台湾王氏娱乐经纪公司青睐,当场与[***]签订艺人合同后,报名的电话就突然多起来。
接下来几期,不断有底层人士和刚毕业的职中生找到好工作,虽然只是试用,但依然引得无数人眼红。
这几年香港的工作越来越难找,失业人口也增多,《职场风云》简直就像是无业人员的救星一样。即便是这些无业人员本人不想来,他们的亲戚朋友也会怂恿他们来,甚至是直接帮其报名。
一千个报名的人里,也就只有那么两三个能够获得资格参加节目录制,而参加节目后,又只有一两个能获得工作,而获得好工作的只有一个,甚至是一个都没有。
几率很小,比自己找工作的几率都还小,但架不住有幸运儿的例子,观众的报名热情依旧高涨不已。许多人自己没有机会找到好工作,但是看到电视里和自己能力差不多,学历差不多的人找到了好工作,那种感觉是很美妙的,就像电视里那个人是自己一样,会下意识地给自己希望。
对于佳视的这两个新节目,《明报》直接在教育版花了两个版面来做出评论。看清楚,是教育版,不是娱乐版。而且是金老爷子亲自执笔。
去年金庸19岁的大儿子自杀身亡,金庸身受打击,之后一直销声匿迹。
有关金庸大儿子自杀的传闻很多,一种是说金少侠年纪轻轻了悟佛法,觉得此身无恋,然后自杀了。一种是说金少侠被女朋友抛弃,想不开自杀了。还有一种是说法是,金庸有了婚外情,想跟朱枚离婚另娶,金少侠为母亲抗争,以死明志。
对于最后一种说法,后来估计是为给金庸面子,换成了金少侠先自杀,金庸失魂落魄中遇到了温柔的酒店服务生林乐怡,两人暗生情愫。
反正,金少侠自杀的时间,正好跟金庸搞婚外情的时间差不多。到底是谁前谁后,这就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反正最后的结局是,大儿子自杀了,共患难的发妻朱枚孤苦后半生,连死的时候身边都没人陪着,是护士帮忙拿的死亡证。而金庸有了小娇妻,被金庸迷称为小龙女的林乐怡从一个酒店服务生一下子变成了社会名流。
去年金庸大儿子自杀的时候,王梓钧正在赌船上拍《赌神》,直到回台湾的时候才得知消息,也只能挂一个电话过去慰问。
(其实帮金庸圆谎的人,有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林乐怡与金庸认识的时候才16岁,按时间推算应该是1969年,也就是说金庸和林乐怡的地下情最长可能持续了7年之久,在大儿子自杀后才暴露于大众。)反正不管怎样,本该在悲痛中,又或者在跟老婆闹离婚的金庸,突然跑出来写了一篇评论。
“七曰前,我在家中埋首卷堆,以解心中忧烦。忽接梁羽生电话,我问何事,梁兄问我,佳视之《百家讲坛》可曾看?我答曰,未曾。梁兄告我,此节目可看,小友王梓钧力作也。
我初看《百家讲坛》乃是6曰周末,王小友正讲到《真假曹艹》,令我感悟颇多。曹艹乃千古歼雄,此已有定论。然王小友曰:艹乃可爱之歼雄。细究曹艹之姓格,得出诸多矛盾之复杂人姓。
由古思今,今人亦然也。同一人,不同时曰,不同地点,其所思所想不一,然诸多行为,皆真姓情也。人因时异,徒呼奈何……”
前面扯了乱七八糟一大段,看得看报纸的人满头雾水,不知道这刚死了儿子的金庸又在发什么神经。不过王梓钧拿到报纸之后,一看就明白了,估计是金庸有感而发,下意识为自己的移情别恋开脱。
别人之所以看不明白,乃是因为去年金庸长子去世是在美国,消息传到香港时,又正值《赌神》上映,香港这边没闹出的动静并不是太大,而且金庸的婚外恋此时还没传出来。
金庸啰嗦了一大堆才说到正题:
“三国我亦曾读之,古今评述者甚多。《王梓钧说三国》中,王小友之观点颇为新颖,条列陈述,逻辑推理,寻典举证,盖西方史家科学之方法也。我与王小友虽有观点而不同者,但亦欣然受之。
我闻佳视教育节目凋敝,陷入不敷出之窘境。王小友毅然接之,勇气可嘉。今观之,彼早已胸有成竹。中国之历史,西方之科学,民间之俚语,三者溶为一体,自可吸引观众。此为一创新,佳视走出困境已成定局。
而《职场风云》,此节目则于民生有益,当鼓励之。我闻有斥责者,不知此君所思为何……”
金庸的评论之后,则是《明报》的其他评论员的文章,重点讲的是教育节目的改革,说此改革在全世界的电视节目中,也属于先锋之作,可以说是百般赞赏。
与《明报》的这几篇评论不同,也有大唱反调的。
一种是对历史有研究的人,说王梓钧的讲课漏洞百出,简直是误人子弟。
还有一种说佳视的教育节目做得太出格,《百家讲坛》成了说书的舞台,《职场风云》就是替企业做招聘的节目。这些都跟教育台的初衷不符,佳视已经违规了。
后一种的批评更加猛烈,甚至直接投诉到广播电视发展小组那里,要求佳视限期整改,否则就收回电视牌照。
用膝盖想都知道后一种是谁在暗中使力,不外乎丽的电视台和tvb。他们看到佳视的节目收视率大涨,自然是如临大敌,一边在媒体上大加抨击,一边不停地写信投诉佳视违规。
佳视也不示弱,开始写各种文章进行反驳。
你说《百家讲坛》是说书?有这么说书的吗?这是历史人物评论,是在讲历史,而不是在讲小说。
你说《职场风云》是在帮企业做招聘?那我问你教育跟找工作有没有关系,你只读书不吃饭啊,我们这是方便大家的教育学以致用。怎么就不是教育节目了?
报纸上打嘴仗打得厉害,广播发展小组那边的一群鬼佬也在讨论。讨论了半天,最后不了了之,说违规,佳视似乎也违了归,说不违规,人家跟教育沾了边。最后讨论的结果,就是再看看情况,只要不是佳视弄得太离谱,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就在外界争论不休的时候,佳视趁热打铁,在每个星期四播出了第三档新节目《人与自然》。如果说《百家讲坛》讲的是人文科学知识,《职场风云》是实用谋生技能,那《人与自然》就是大自然的奥秘。开阔了大家的眼界,教会了许多有关动物和自然界的知识,这是当之无愧的教育节目。
这片子真的很难找,林旭华作为材料搜集经理,把他杀了也弄不来。
能买到这片子,还多亏了詹姆斯.布朗这个老家伙帮忙。他本身就在非洲呆了三年,加上他的人脉面子都很广,直接从bbc给弄来了一套非洲系列。
佳视要花巨资引进,bbc也乐得赚钱,大家皆大欢喜。
七十年代的香港不是很发达,大多数的香港人都没机会出去旅游看看。《人与自然》一播出,那广袤壮阔的非洲大草原,成群的狮子、大象、犀牛,还有奇妙的动物生存和气候变化,立即就受到广大观众的欢饮。
就这样,佳视从周四到周末的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广告收入大涨,一扫去年的疲态,教育节目从一个包袱变成了招牌。
许多知识分子觉得佳视的节目有品位、有内涵,值得一看,普通观众也觉得佳视的节目贴合大众,很好看。
无线电视台和丽的电视台高层震动,告佳视违规又不成功,只得组织人手研究佳视成功的秘诀,然后开始山寨跟风。
这样做无异于东施效颦,无线电视台和丽的电视台本就是以娱乐为主,把娱乐节目换成科学教育节目,这不是丢己之长的糊涂做法吗?
研究来研究去,就觉得《职场风云》可以借鉴,于是纷纷办起了求职节目。
而原本从佳视撤出去的股东傻眼了,他们当初惹不得全都卖出去的垃圾股份,现在居然成了下金蛋的鸡。可惜,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