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有许多论述,其实也都并未能够真正阐明心窍,因为只是晓得心脏属火,却不知为君者是对应整个大地,自然无法通透解析。再加上医者缺失对风曜冰曜的认知,见识难免混乱,所以《素问·金匮真言论》篇里有‘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以及‘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如此不清不楚之谬误。当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又有‘南方生热,在脏为心,在窍为舌’以及‘北方生寒,在脏为肾,在窍为耳’如此之言。自然《素问·解精微论》篇还有‘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这样记载。”
“姑姑,在同一部医经,对同一个器官,却论断各异,那不是自相矛盾么?”
“并非自相矛盾,而是各持己见。”端木琪说道,“因为《黄帝内经》并不是一人之作,也不是‘黄帝’轩辕氏时期之著作,实乃周代脱离巫修处世后的医家相继撰录成集,而周代尊夏,所以医书大多都冠名‘黄帝’传世。”
“这些医书都是伪作么?”林遥随即又问。
“不能那样子认为,溯源崇本,医家确实主要传承自黄帝一脉,尽管巫修在周代真的没落了。世人只知道阴阳五行,而遗忘了大地、遗忘了风曜、冰曜,那个春秋战国时期不仅仅医家,诸子百家争鸣的天下观亦都残缺不全。我们生存之天域,玄机,奥妙,其实姑姑的师门,也没能彻底参透。”
“彻底参透……”
“还是说回心窍,只有知道跟心窍对应的是大地,才能够理清玄妙,不会混淆二阴窍、脾窍、肺窍、肾窍、心肝之窍。”
“二阴窍、脾窍、肺窍、肾窍、心肝之窍对应着七正,而心窍对应大地,该当和日月对应的大脑相提并论才妙。”林遥话已脱口而出,收不回肚子里了。
“不错,日月和大地为三辰,大脑,心窍,遥儿且论论。”端木琪语气十分从容。
“还是姑姑说。”
“简而言之,未开窍者行事受脑支配,开窍者行事才会由心主宰。”端木琪概述,静默片刻然后道,“大脑所记若心不在乎,就会很快忘掉;眼睛所视若心不在乎,哪会留下印象;鼻子所嗅若心不在乎,又岂知妖兽膻腥;嘴巴所说若心不在乎,如何言而有信;耳朵所听若心不在乎,那自然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自知,在乎,这就是开窍之心。”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林遥念的是《礼记·大学》篇里所载之文字,接着莞尔而笑道,“难怪不明所以的医家,会对心窍在何处论断各异。”
“遥儿说说心窍在何处?”
“我摸到了。”林遥左手自然放在心口,“就这个窝子,方寸大的窝子,在乎,自知,却是宇宙也能够尽收其内……”
幽夜苍穹之下,那淡淡的声音自有一股豪气直冲云霄,人不轻狂枉少年,顶天立地。
晚风轻拂着脸庞,感觉微微凉,夏天里的星空从大地相望,银河之光越发璀璨。
时光,从不曾停留。姑侄二人同处于小巫境,端木琪太在乎,无奈只得尽心指教,享受着为师的乐趣自然也感到吃力,即使将所学倾囊相授恐怕都要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