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范宁几个月前便写好了,反复斟酌、反复修改,一些段落甚至借用了后来的历史名篇,足足修改了十几遍才勉强满意。
这道题的关键就在‘学之’,朱熹对这段论语有注解说,“《史记》三月上有‘学之’二字,不知肉味,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
简单的说,三月不知肉味,并不是音乐太美而忘记了肉的滋味,而是为了学习美好的音乐而废寝忘食,已经顾不得品尝肉的美味,‘学之’才是通篇文章的灵魂。
把握住这一点,就能写出上好的议论文。
范宁在一个月前,还特地和苏亮以及李大寿讨论过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含蓄地告诉他们,这篇文章的核心在哪里?该怎么写?相信现在苏亮和李大寿也一定得心应手。
范宁沉思片刻,便提笔在稿子上写道:
“昔乐有名韶者,用帝舜之所作者也。后千余年,列国惟齐能传其乐,孔子在齐适闻其音,想其慕舜之德其心已极于平日,闻舜之乐,其身如在当时。
故不徙听之以耳,而实契之于心。”
.........
范宁一口气写了洋洋千余字,最后提笔收了尾,点出了本文的论眼。
“圣人寓邻国而听古乐,学之久而专称春美也。”
范宁放下笔,忽然有所感,一回头,发现监考官就站在自己身旁,伸长脖子看自己的文章。
这让范宁一阵汗颜,这才过了半个时辰,自己就已经写完了,这让监考官怎么看。
也难怪监考官会关注范宁,别的士子都在咬笔沉思,唯独范宁运笔如飞,仿佛思如泉涌,根本停不下来,和其他考生完全不同。
监考官眼中露出震惊之色,显然被这篇议论文的高质量所震撼,也对范宁的高速度震惊不已,他还没见过写得这么快的考生,这才半个多时辰,这位考生已经做完了。
监考官目光古怪地看了范宁一眼,忍不住敲了敲他的卷子,意思是他写得太快,好好再修改。
实际上,监考官敲范宁的卷子已经是违规了,按照规定,监考官不能做任何暗示考生的动作,他敲范宁的卷子,是表示写得不行,需要再修改?还是暗示别的什么意思呢?这很容易让考生陷入迷惘。
监考官也意识到自己违规,转身离开了考场。
范宁将议论文重新读了三遍,修改了几处小瑕疵,这才将议论文写在正稿上。
说起来范宁还要感谢张谊整理的科举注意事项二十八招,这些招数实际上是考生的经验之谈,只有多次参加科举才能体会到。
正因为有了这黑技术二十八招,使范宁学到了很多前人经验,使他尽量避免犯一些低级错误。
比如谋篇,一篇文章在着手写上正稿之前,必须先进行布局,行距多大,字距又是多少,要写多大的字等等。
有了提前的布局规划,才能使一篇文章看起来布局合理,既不局促,也不宽阔,使卷面非常赏心悦目。
可别小看这种卷面布局,审卷官面对十万份考卷,一份看起来紧紧巴巴缩成一小团的卷子,绝对会影响审卷官的心情,很多时候,连内容都不看,就直接判了死刑。
一份卷面难看的考卷绝对不会考中进士,这是众多审卷官的共识,区别只是在第几轮被淘汰而已。
范宁将议论文抄写在正式答题纸上,他仔细地检查两遍,确定一字不错,这才放下了笔。
此时已经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按照规定,过了午时才允许交卷,差不多还要等近两个时辰,对范宁而言,着实难熬。
就在范宁煎熬时间的同时,李大寿的情况却不太妙,紧张、疲惫加上身体虚弱,使他已经快承受不住了。
他眼前一阵阵眩晕,连卷子都渐渐看不清楚,视线变得模糊起来。
李大寿强打精神在草稿上写议论文,这篇文章他们三人讨论过,他还记得范宁给他们再三强调关键是‘学之’。
只要把握住这个关键点,所写的文章再差也是上中。
李大寿强行写了数百字,他只觉得身体所有的力量都被抽空,眼前开始模糊,越来越模糊,他终于支撑不住,眼前一黑,‘啪嗒!’笔落在卷子上,一头栽倒在地上。
轰隆一声巨响,所有考生都吃惊地回过头,望着倒在地上的黑大个。
帐门口的士兵听到了动静,急忙跑进来,他一眼便看见倒在地上的考生。
士兵吓了一跳,连忙叫来两名同伴,三人将昏迷不醒的李大寿抬出了大帐,这是今年晕倒的第一个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