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春天当然不会远的,事实上,这个春天过得很快,不止是春天,紧接着的夏天,也很快。
但是一入秋,日子的脚步似乎突然就慢了下来。
第一场秋雨撼落开封的黄叶之时,展昭忽然想起了一年前的秋天。
那个时候,也是秋雨绵绵的时分,端木翠百无聊赖地坐在草庐临院的檐廊上,双手托着腮看屋檐边淅淅沥沥的雨线,一看就是大半个时辰。
展昭很好奇地问端木翠在干吗。
“在发愁。”端木翠说。
端木翠说出“发愁”两个字的时候,眉尖微微蹙起,长长叹一口气,秀美的脸庞之上尽是惘然之色,衬着漫天细雨,恍惚是宣纸晕染的美人图。
“发愁什么?”展昭问得很轻声,更确切地说,轻得接近于“悄声”,似乎是生怕声音大了,眼前的一切就成了受了惊吓的鸟儿,扑棱棱拍着翅膀飞去。
跟他演对手戏的如果不是端木翠,这婉约而又忧郁的画面也许会延续得更久一些。
但是端木翠硬是很不解风情地回答:“刚入秋就这么难挨,到了冬天我岂不是会给冻死?展昭,你说我要不要到南方避一避?”
方才还是唯美的琴棋书画诗酒花,端木翠不开口还好,一开口便将上述七样点金成石,大踏步奔向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个问题的确是很愁人。”展昭没好气道,“你慢慢想。”
事后跟王朝说起时,王朝诧异道:“我端木姐是属大雁的吧,一到秋天还往南飞不成?”
念及前情,展昭的唇角漾出一丝微笑,几乎是下意识地,他抬起头看天。
这时节,正是大雁南迁的时候。
天灰蒙蒙的,比灰蒙蒙的天浅淡些的是灰蒙蒙的云,连带得雨也似乎染了晦暗的颜色。偶尔有风过,雨线斜斜打在展昭的蓝衣下摆之上,不多时,衣襟下摆便尽数湿了。
远处,整个开封的高檐飞角都笼在茫茫烟雨之中,异样寂寞。
展昭不知在廊边立了多久,直到张龙脸色煞白地闯进内院。
赵虎伤得不轻。
断了两根肋骨,再偏得几分,其中一根就会直插心肺。
说起的时候,公孙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是谁下这么重的手?”展昭问得并不大声,但屋中诸人却突然沉默了,连一直呻吟着的赵虎,都偏转了头去不再作声。
“是谁下这么重的手?”展昭的脸色很平静,黑亮的双眸之中却渐渐燃起焰光。
“展大哥,算了罢。”张龙没敢抬头。
“展大哥,我真的没事。”赵虎勉强笑了笑,“一点小伤。”
展昭沉默许久,忽地一撩下袍,大踏步向外走。
“展大哥。”赵虎急了,挣扎着便想去拦,亏得公孙策眼疾手快拦住了,却牵动了伤口,忍不住呻吟出声。
展昭的身形微微一顿。
“展大哥,不要去了。”张龙几乎是在恳求,“是我们不对,明知道不该惹细花流……”
果然又是细花流。
展昭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怒色。
“展护卫,还是不要去了。”公孙策苦笑,“即便你去了,也见不到温孤苇余公子,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公孙策没有说。
虽然没有说,每个人心里都明镜样。
不看僧面看佛面,细花流的旧主,毕竟是端木翠。
答应了公孙先生息事宁人不再追究,当晚巡夜时,展昭却仍是忍不住来到朱雀大街晋侯巷。
雨尚未停歇,巷口向内铺陈的青石板道被雨洗得发亮,一盏又一盏老旧蒙尘的红灯笼,一个又一个屋檐地挂过去,整条巷子氤氲着黯淡的晕红的光。
尽头处,高高院墙的宅子,黑漆铜兽首门环,门楣处横亘着题有细花流字样的牌匾,还有檐下高悬的两盏红底灯笼,比巷道旁挂着的灯笼要分外亮些,亮得灼人的眼。
展昭止住了脚步。
他并不常来这里,确切地说,他踏足晋侯巷的次数屈指可数。
部分是因为温孤苇余性情乖僻为人刻薄。
而更深的原因却是……
晋侯巷所有的一切,不管是华丽张扬的牌匾、黑漆锃亮的门扇、恣意高悬的灯笼,还是低首触及的青石板道,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细花流的端木翠时代已经过去了。
而今执细花流牛耳的,是温孤苇余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