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抗日之铁血军魂 > 第九百三十章 :视察兵工厂!(三十六)

第九百三十章 :视察兵工厂!(三十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我跟你都走了,谁来主持训练营呢?”格利巴诺夫斯基问道。

“你身边的那个格里尔不错,挺机灵的,让他临时负责训练营的事务!”

“为什么不是伊苏诺夫中校?”格林巴诺夫斯基怀疑的着尤尔比茨基,格里尔是他最信任的心腹,他居然叫他把格里尔留下来,他这是何等居心?

这个训练营内尤尔比茨基为主,格利巴诺夫斯基为次,这是以实力划分的。

“伊苏诺夫不是中校吗,格里尔可是上校,当然是军衔高的负责了!”尤尔比茨基道。

“你准备带那些人?”格利巴诺夫斯基问道。

“我打算带上……”尤尔比茨基说了一串人的名单,不多,只有十个人,都是他的心腹。

听到没有伊苏诺夫,格利巴诺夫斯基有些奇怪,但也没有追问,难道尤尔比茨基打算放弃自己这个得力心腹,还是为了安抚自己和部下,才故意的将伊苏诺夫留了下来!

确实,如果伊苏诺夫和格里尔都留下来,士兵们是不会怀疑他们的将军就这样把他们抛弃了的。

壮士断臂,也许尤尔比茨基就是这样想的。

“竹下先生不是还留下一只皮箱?”尤尔比茨基道。“虽然我不知道里面的东西,但一定非常重要,他托付我们一定要带回长春,你说会不会是黄金?”

“黄金,如果是黄金的话,一箱子,那我们就发财了!”格利巴诺夫斯基道。

“如果是黄金的话,倒也不算珍贵,日本人恨不得把地皮都刮走三尺,一箱子黄金对他们来说并不算太珍贵!”尤尔比茨基否定了自己的判断道。

“不是黄金,难道真是一些衣服和书?”格利巴诺夫斯基问道。

“要不,我们打开?”尤尔比茨基提议道。

“不,我们还需要日本人的帮助,如果我们擅自打开箱子,被发现的话,对我们来说是不利的,就算是一箱黄金,对我们来说也不算多大的吸引力,我掂过重量,如果全部都是黄金的话,至少要比现在沉好几倍!”格利巴诺夫斯基道。

“你都掂过了,那肯定不是,也许真是一些书和衣服,或者是什么特殊的武器?”尤尔比斯基道。

“你的这个猜测倒是很靠谱,如果是武器的话就解释的清楚了!”格利巴诺夫斯基点头道。

“不管是什么,竟然竹下先生托付给我们,那我们就给他送到就是了!”尤尔比茨基道。

“好,我先回去准备了!”说完,格利巴诺夫斯基就离开了尤尔比茨基的房间。

陆山并不知道尤尔比次基和格利巴诺夫斯基两人正在策划逃跑,还在跟刘绍复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聊的话题自然是军工。

陆山这是有意识的发散刘绍复的思维,将一些前瞻性的武器和理念先给他灌输一下,毕竟他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跟在刘绍复身边。

这样就需要他个人的摸索和研究了,而他提供正确的方向,就会使得令他的研究少走弯路,从而加快研发速度。

刘绍复一边听,一边仔细记忆,激动的脸色潮红,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传说“陆总”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了。

陆山说的很多东西,别说他没听说过了,就算是他在德国的老师都没有听说过,这一点他可以肯定。

问题是,他很想把陆山说的都一一记录下来,但却没有条件,虽然笔记本和钢笔随身揣着,可这里没有光线,实在不太好记录。

陆山现在最想搞的三个军工项目,摆在第一位的是中国人第一支半自动步枪“五四”式半自动步枪设计制造,之所以取名“五四”式,那是因为设计初稿出来的时候正好是五月四日,陆山觉得这个很有有意,于是就将这支枪定为“五四”式!

虽然上去有些随意,但陆山实在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名词,而且“五四”这个代号也没有特殊的联想,因此也不容易被敌人察觉。

陆山教给伊万诺夫的只是草稿,很多零件尺寸不是很准确,加上还要在材料上做一些论证和修改,所以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设计论证,才完成设计初稿。

初稿设计完成后,由于战争的原因,样枪的生产迟迟不能进行,要保证前线的供应,有经验的工人都加班加点修枪造枪去了,而且新枪的子弹口径与现行的步枪诧异很大,所以即便是样枪造出来了,没有子弹也不行!

陆山原本希望改一下口径的,但是这款枪十分完美,一改口径,那很多方面就要重新论证,修改设计,很麻烦,也许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搞定,还未必能达到现在的效果。

而子弹的生产是服从枪支口径的,只要修改一下子弹生产线,那比修改重新设计一支步枪来的容易多了!

后来陆山抢了奉天兵工厂,顺手就抢了两条子弹生产线出来了,完全可以改装一下,生产其口径的子弹,所以子弹口径的困扰也就没有了。

这也是陆山这一次视察兵工厂主要关心和要查进度的项目。

第二就是肩抗式火箭弹,这东西是打坦克的利器,搞出来的话,就不怕日本人的豆战车了,这是步兵对坦克集群的利器,花费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研制已经开始了,但对外是绝密的,这个项目是火药专家杰格莫诺夫负责的,也就是娜塔莎的哥哥,

第三就是多管火箭炮了,陆山给取了一个名字,叫“烈火”工程,目前只是在理论设计,进展不快,暂时先做一管的,然后在叠加,还有相关的牵引设备,点火控制等等,这对新生的东抗军工来说都是相当陌生的课题。

东抗的军工现在不缺工人,但是缺的是优秀的研发科技人才,还有对世界前沿科学的认知。

白俄当中有一些人才,但很多人都跟这个世界脱节很久了,他们虽然有雄厚的理论知识,但很久不从事这个行业,这让他们一开始会非常吃力,研究进度比较缓慢,如果没有陆山前瞻的眼光还有尽可能的给他们收集资料,给他们补充营养,也许他们现在根本不能够发挥多大的效力!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他们做基础工作,基础性研究,培养中国的人才。

陆山还想刘绍复多多拉人到东北来,不论是同学还是亲朋好友,只要愿意来的,他都欢迎!“

有这样一个全心全意支持他搞军工研究的领导,刘绍复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何况这不仅仅是“士为知己者死”,而且,在很多方面,刘绍复发现,如果陆山去搞军工的话,恐怕他会成为令世界都为之震颤的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